



近日,长江新材召开2025年工作会暨“干部素质提升年”培训会。会上,授予江苏长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2个单位“2024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丁亮等15名同志“2024年度优秀管理者”荣誉称号,授予程亮等45名同志“2024年度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本网站将分2期展播荣获公司“2024年度先进集体”和“2024年度先进个人”的榜样风采。
载誉前行、熠熠生辉。让我们一同对标先进,从优秀走向卓越!
01.江苏长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2024 年,江苏长链公司在长江新材党委领导下,以“双链合璧”战略为指引,创新驱动与协同作战并重,实现营收46.8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6.67%,经营元年即实现跨越式增长。
作为初创企业,公司聚焦钛、树脂产业链核心,同步拓展沥青、轮胎等新领域,构建上下游全链条布局,探索采销一体化模式。通过国联股份深度合作优化业务流程,为供应链平台升级奠定基础。严格把控业务环节,开展全链条尽调审查,确保合法合规稳健发展。
面对注册资本金制约,团队突破常规争取5亿元股东借款,完成危化品经营许可增项,开票额度大幅提升。9月成立国联合作专班后,全员“5+2”攻坚,领导一线督战,骨干冲锋在前,各部门协同保障,实现问题日清日结,形成高效作战体系。
公司以创新为核、实干为基,在复杂市场中保持战略定力,通过供应链深度整合推动产业升级,为长江新材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02.湖北省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恒泰环保以“起步即冲刺”姿态实现首年开门红。领导班子带领团队深入一线调研,当月完成山东临沂特钢项目立项、签约、供货全流程,实现营收 1185.65 万元。
公司构建“1+N”业务矩阵,快速复制成功经验,深化与梅山钢铁、敬业钢铁、成都冶金等10余家优质客户合作,全年累计供应废钢20.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步储备青拓集团、闽新钢铁等6个重点项目,形成滚动发展态势。
团队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构建全要素精细管理体系和全周期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建立“千斤重担人人挑”责任体系,实现管理效益双提升,成功探索出“向改革要效益,以创新谋发展”的转型路径。
03.武汉市城市建设砂石保障有限公司
2024年,武汉公司实现营收1亿元、净利润61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公司围绕疏浚砂综合利用、跨市利用及区级平台搭建三大方向,强化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业务创新方面,推进洪山水务码头二期、汉南港码头建设,供应砂石料31万吨;促成市水务局与长江航道局战略合作,确立公司在武汉段疏浚砂利用的主体地位;实施全省首个主航道疏浚项目,疏浚砂跨市利用量达102万吨(进汉65万吨),销售102万吨。
管理方面,深化扁平化管理,实施项目责任制,提升团队实战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流程,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及财务纪律,确保管理规范高效。
公司通过业务创新与管理优化,为砂石资源区域高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将持续拓展合作,助力武汉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04.长江新材宜都有限公司
2024年,长江新材宜都公司实现营收1.86亿元、净利润498万元,为长江新材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区域生态治理先锋,宜都公司全年疏浚类项目贡献营收3927万元、利润495万元。同时,高效推进宜都清江河道采砂项目,完成90万吨砂石采销;磷石膏资源集中库剩余石料综合利用、绿色船舶产业园疏浚工程在工期紧、地质复杂条件下,以零事故高标准提前完成,彰显了“新材速度”。
公司先后获评宜都市规上企业,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项目获宜都市委市政府表彰。站在新起点,宜都公司将持续深耕疏浚砂综合利用领域,以创新驱动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05.长江新材长阳有限公司
2024年,长阳公司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直面困难挑战,勇于改革创新,推动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打造了绿色发展“长阳模式”。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年轻团队,在一手抓国土整治项目的同时,成功中标了宜昌港长阳港区三口堰散货码头及城区段生态清淤两大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团队先后克服了选址、手续、技术等多重难关,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从项目中标到全面开工的跨越,实现转型首年“开门红”。
作为区域生态治理先锋,公司聚焦水环境修复领域,为宜昌市绿色发展提供示范样本,其创新实践获得行业高度认可,为长江新材布局生态治理产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望2025,长阳公司将继续深耕主营业务,强化技术创新与项目管理,为区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贡献新材力量。
06.长江新材浠水县有限公司
2024 年,在全国砂石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浠水公司秉承“创新引领、绿色转型、团队共进”的发展思路,坚持勇于破局,不胜不休,全年实现营收1.25亿元、利润4358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公司领导班子一方面带队深入市场调研,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为建筑企业、搅拌站等大客户提供定制化供砂方案,通过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实现线上数据核对与发票开具,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拓展长三角市场,与江苏、上海等地客户建立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实现降本增效,通过引入先进开采设备提升产能,严格控制运营成本,优化各环节流程,实现单位成本同比下降8%。
公司以“创新破局、团结聚力”为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寒冬中逆势突围,为区域砂石产业绿色转型树立起一面旗帜。
07.长江新材(松滋)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024年,长江新材(松滋)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国土整治项目为核心,完成新增旱地426.81亩、水田57.2亩、旱改水指标3783.03亩,打造出全省同类项目中实施最快、报备最短、产出最多、通过率最高的示范工程。
公司组建专班,推行“白+黑”攻坚模式,白天逐地块核查种植情况并完成举证拍照,夜间分析问题、组织整改,确保指标及时报备。针对入库难题,专班主动向省自然资源厅请教审核标准,与宜昌、荆州等兄弟单位交流经验,完成全部10个子项目备案入库。
团队以“抢晴天、战雨天”的拼搏精神,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通过精准施策与高效协作,实现项目全周期提速。其创新工作模式为同类项目提供可复制经验,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松滋公司以担当者姿态深耕国土整治领域,用实干诠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持续为长江新材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08.湖北长投随县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长江新材随县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担香菇智慧交易城、钾长石科技产业园、钾长石矿山三大建设重任。历经三年发展,资产总额达3亿元,年度净利润突破千万元,搭建全国首个B2B香菇供应链平台,跻身行业前列。
公司以目标为导向,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香菇交易城线上线下平台已正常运营,实现交易额4.3亿元;钾长石矿山项目稳步推进,矿区及加工区建设加速,预计2025年6月试生产;钾长石科技产业园于 2024 年四季度随州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完成土地报批及“三通一平”,为后续建设奠定基础。
公司凭借清晰战略与高效执行,2024年经营工作成效显著。未来将持续优化策略,深化项目运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09.长江新材产业供应链事业部
2024年,产业供应链事业部在新材公司战略指引下,统筹五家下属公司协同攻坚,实现税后营收165.75亿元,同比增长114%,创历史新高。
面对市场双重压力,事业部创新实施“月度战略规划—周度动态校准—每日执行复盘”三级调度体系,深化业财融合,成立专项业务拓展专班,成功突破66亿元营收关键节点,首次实现全链条协同作战。
通过强化风险防控机制,严格执行合规自查,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业务安全合规运行。在经济下行背景下,该团队以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为核心抓手,主动承接三次加压任务,以“一盘棋”模式突破发展壁垒,实现营收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为集团整体经营目标达成作出突出贡献。这支敢打硬仗的团队以实干诠释担当精神,彰显了新时代业务团队的韧性与战斗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0.长江新材法规审计部
2024年,法规审计部以“合规筑基、风控赋能”为主线,深度融入经营战略,通过精准风控与高效协同,助力公司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聚焦业务痛点,创新“穿透审计+风险预警”双引擎模式。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实施清单式穿透审计,完成6项逾期债权项目定损,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开展5家公司经济责任审计、供应链板块往来账款审计及40家公司印章管理审计,防范新增不良债权。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前规避潜在损失超千万元。
嵌入项目全周期,构建专班协同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施全流程风控与协同作战。在供应链板块助力业务爆发式增长,在绿色建材、矿产板块前移服务端口,支持项目公司组建及战略合作落地。联合财务、业务部门化解历史纠纷案件3起,挽回经济损失2800万元。
11.长江新材党委办公室(综合办公室)
2024 年,党委(综合)办公室以“党建赋能、服务聚力、创新攻坚”为主线,推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
创新构建“1+4+N”三级党组织架构,实现业务延伸与监督全覆盖;打造“红星领航、质引新材”党建品牌,构建“1+2+N”宣传矩阵,推动企业公众号粉丝增长25%,官网点击率提升 30%,品牌价值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建立“三色预警”督办机制,完成集团督办事项37项,完成率100%。全年新建修订制度79项,优化审批流程14项,构建“平安国企”长效体系,实现保密“零事故”,档案管理获评省一级标准。全年制定工作清单 54 期,以高效服务筑牢运营基石,成为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的坚强保障。
12.长江新材资产财务部
2024 年,资产财务部凭借创新与协同,在资金统筹、业财融合和风险防控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融资创新成果显著。全年获银行授信20.8亿元,三大板块融资均有斩获。成功获得AA信用评级,申报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拓宽了融资途径。秉持降本增效原则,年度综合融资成本低至2.78%,创历史新低。
业财融合提升效能。累计为子公司提供14.54亿元担保,调度资金31.7亿元。通过发票增额,助力供应链在年底完成76亿元结算。精准利用税收政策节省税款157万元,积极争取奖补政策,为江苏长链申请到58万元政府奖补资金。
风险防控筑牢屏障。组建业财联动攻坚组,解决26项经营难题。采用“一案一策”方式化解1.02亿元风险债权,确保44.15亿元债务零违约,保障了资金安全。